.:.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未来1个月5部大片争相上映,可中国影迷还会为好莱坞大片捧场吗?[38P]
--> 本頁主題: 未来1个月5部大片争相上映,可中国影迷还会为好莱坞大片捧场吗?[38P]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永恒的7号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2870
威望:644 點
金錢:4036 USD
貢獻:80000 點
註冊:2006-12-27


未来1个月5部大片争相上映,可中国影迷还会为好莱坞大片捧场吗?[38P]



随着艾默里奇新片《月球陨落》的定档,接下来的一个月,
国内将会有5部好莱坞大片上映,以每周大于一部的频率。
这是不是意味着,缺席已久的好莱坞大片要“满血复活”了?中国影迷还会捧场吗?​

 

其实还真不好说。先聊聊这几部电影的想看人数。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显示,
荷兰弟主演的《神秘海域》想看人数12.3万,罗伯特·帕丁森主演的《新蝙蝠侠》想看人数21.9万。

 

艾默里奇执导的最新灾难片《月球陨落》想看人数6万,《精灵旅社4》5.1万,《神奇动物3》7.6万。

 

5部电影想看人数加起来不过50来万,对于曾经制霸国内的好莱坞大片来说,表现真算不上好。
事实上,好莱坞大片的颓势很早就已经有所显露。

 

2020年一整年,好莱坞大片全部瘫痪,没有一部进口片的年度票房破5亿。
曾被寄予厚望的《神奇女侠1984》在内地仅收获了1.67亿的票房。

 

可即使是这么低的总票房,《神奇女侠1984》也位列当年进口片票房榜的第五位,
排在它前面的还是靠情怀拉分的老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2020年的票房情况不佳,或许还可以归结于当时大环境只能如此,但2021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不少从阵容或者题材来看可能会成为爆款的好莱坞大片通通哑火,表现称得上不错的好莱坞大片也仅有两部。

 

一个是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速度与激情9》(13.9亿),一个是耗资2亿美元的老IP怪兽大片《哥斯拉大战金刚》(12.33亿)。
以《哥斯拉大战金刚》为例,这部电影上映前,因为两大怪兽的世纪对决的噱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猫眼上的想看人数突破50万,淘票票56万,豆瓣3.7万。可最终的票房成绩,却不如预想的高。
那么即将上映的5部电影里,想看人数最多的是罗伯特·帕丁森主演的《新蝙蝠侠》。

 

猫眼21万,淘票票21.9万,豆瓣8.5万,横向对比《哥斯拉大战金刚》,
除了豆瓣的想看人数高出2倍,购票平台上的想看人数都不到1/2。如果以此来预估票房,
是不是表示这部电影的票房很可能连10亿都不到呢?

 

而已经开启预售的《神秘海域》,预售票房仅有245万。对比好莱坞大片最后的辉煌,
2019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4》,光是点映票房就已经有1.9亿。

 
 

当然,如今再来看,这是漫威宇宙布局了10年的结果,高票房的结果是必然的,
但由此也引出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国内档期。如果是好莱坞大片的老影迷,对于国内档期这个点应该都是深恶痛绝的。
还是以受众面最广的漫威宇宙电影为例,在漫威宇宙电影前三阶段“无限传奇”的22部电影里,
同步上映的有8部,提前北美上映的4部,晚于北美上映的有10部。

 

国内档期晚于国外,“剧透”就成了国人看好莱坞大片最深的痛。但是从2019年开始,这个局面扭转了。
《复联4》在提前北美两天上映的局面下,仅中国市场,就为这部电影贡献了超过1/4的票房。

 

2022年,漫威电影更全部推迟上映时间,我们可以说是因为后期制作需要留出更多的时间,
但或许也是为了给进入中国市场留时间。中国市场,成了好莱坞大片最重要的票仓,不少好莱坞大片还出现了“中国特供版”。

 
 
 

但2019年,也可以说是好莱坞大片的“英雄末路”。因为从这一年开始,好莱坞大片似乎越来越不能激起中国观众的观影兴趣了。
也就是说,好莱坞大片不香了。

 

那么好莱坞大片为什么不“香”了,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有二。第一,当套路被识破,好莱坞大片就已经跌下“神坛”了。
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4年,这一年第一部分账电影《亡命天涯》登陆中国市场。
电影在国内6个城市里放映,最终收获了2500万的票房,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奇迹。

 

紧接着的1995年,6部进口分账片的票房占了全年总票房的30%,
其中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以1.2亿的票房单选年度票房冠军。
1996年,好莱坞大片的总票房更是达到了恐怖的4亿。

 

接下来的20年,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上牢牢占据一大块位置。
通过对好莱坞大片的分析,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好莱坞大片的主力类型有两种:动作片和科幻片。

 
 

早期的《亡命天涯》《007》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碟中谍》系列,还有《阿凡达》《黑客帝国》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等等。
近10年的漫威宇宙系列,就更是这两者的结合。

 

当然经典电影之所以经典,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开创者和追随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好莱坞大片发展到今天,在整个国外电影大环境的影响下,投机取巧的做法越来越多,“开创者”也就越来越少了。

 

尽管是系列续作,文本套路都是一样,追车、枪战,各种能让肾上腺素飙升的元素叠加,
再加上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脉络,一部好莱坞流水线大片就这么产生了。
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逻辑不重要,“爽”才最重要,这些已经成了如今好莱坞大片的标配。

 

去年到今年的几部好莱坞大片之所以会成为“烂片”,原因也在此。
超英系列的电影,也是如此,特别是加入了更多“正确”的东西后,观赏性早就不复当初。

 

第二,中国电影工业崛起,国人的“文化自信”也起来了!剧情如果不再吸引人,
那好莱坞大片凭什么还能让我们走进影院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简单,视效。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观众对于“大片”的理解就是一定要有震撼到极致的特效,比如第一次知道IMAX是从《阿凡达》开始。

 
 
 

所以,在视效和制作工艺上走在前沿的好莱坞大片就成了能够吸引中国观众进影院的“法宝”。
但为什么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技术不断革新之下,好莱坞大片的吸引力反倒减弱了呢?
要细究好莱坞大片的衰败,还得从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来看。

 

2019年,中国电影在经历过高歌猛进的量的增长和优化重组的改革后,进入了关键时期。
从以《英雄》为代表开启中国工业化电影的先河,到《长城》这个中美合拍的第一部重工业电影;

 
 

再到近几年的《红海行动》《战狼》系列;

 
 

以及有跨时代意义的《流浪地球》;

 

将特效做到极致的《刺杀小说家》。

 
 

在战争片领域,中国电影也开启了自己的探索之路。从高度工业化的,到屡破纪录的《长津湖》,
从大场面大特效的电影到小场面重技术的电影,中国电影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走前人之路。
其实,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电影大片也渐成体系。

 

刨除完全工业化的电影,直戳国人痛点的剧情片也开始崛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你好,李焕英》。
电影在本身不需要太多技巧的前提下,还是能拿下54亿的超高票房,凭的就是一点——情,国人共通的感情。

 

在中国的电影里,用中国的工业讲中国故事,这将会是未来中国观众更倾向的选择。
国产电影也有好看的了,好莱坞大片也不再能够制霸电影市场,我们也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电影,未来可期。

 

赞(0)
------------------------
.
TOP Posted:2022-03-15 10:48 樓主 引用 | 發表評論
我爱小潘潘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142
威望:15 點
金錢:42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2-24


有本事就别引进啊
看谁先坚持不下去
TOP Posted:2022-03-15 10:50 #1樓 引用 | 點評
啥都戒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48
威望:5 點
金錢:48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3-08

感谢分享
TOP Posted:2022-03-15 10:50 #2樓 引用 | 點評
zheng006


級別:俠客 ( 9 )
發帖:520
威望:230 點
金錢:11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9-01-04

我关于郭直播和波兰救援的帖子都被删除了,其中一个账号还被禁言了,大家明白了吧
TOP Posted:2022-03-15 10:50 #3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快速回帖 頂端
內容
HTML 代碼不可用

使用簽名
Wind Code自動轉換

按 Ctrl+Enter 直接提交